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萬聖節》


小鬼,我必須假裝怕你

讓你知道這世界不過是離譜的玩笑

而不管情不情願你都成為一角

有時候你就得混跡人群,彷彿你的族類

假裝那是符合你年歲的戲碼,挨家挨戶敲門

重複不給糖就搗蛋的遊戲

* * * *

很可能那些百魅夜行,人間喧鬧

並不是真要索求一塊糖

有時你只是需要時間明白

甩上門不必然代表惡意的眼神

有時需要太多時間模仿才能顯得

成功,顯得機智聰明

有時候你必須不斷練習,學會

優雅轉身,找回散落一地的糖

*  *  *  *

那些燈火都有溫度

小鬼,請不要走失

摩肩接踵裡你聽不見回聲

黑夜與白晝裡充滿謎一樣的灰階

糖果五顏六色讓你找不著倒影

*  *  *  *

如果累了就找地方坐著休息吧

小鬼,但請不要沉睡

不要忘記自己並不是一顆

沒有心的南瓜

請帶上你的傑克燈籠繼續走

直到你能理解有時候不開門也是種溫柔

from Radiopedia.org 2016/10/31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俄羅斯娃娃》

他用許多年的時間
學會一種白白胖胖的姿態
把自己一層層穿上
微笑露在外頭
在該說話時不要說話
學會下水的時候立志不要逆流
能夠像溫馴的羊

「為了讓別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種站姿
既不會站直也不能夠倒下
讓自己彎彎的
顯得可愛

古老的牧歌裡沒有騎士沒有城堡
蛾以為是月亮的
其實只是風華絕美的燈箱
                                                            20160822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城》

還是討厭在轉角突然這樣竄出成排護欄
曩昔拒馬圍城,車流改道
搖旗吶喊之後所有聲音都像洪水
傾盆,又突然竄入地底形成伏流

那時候無人機在夜空發光,像神

還是像往日一樣遇到危險就躲入人群
害怕刀叉之間碰撞爭執
逃避碎嘴
有時候選擇彎腰或者屈膝
並沒有為了跳得更高

那天破曉雞鳴以前
從沒有人知道馬車是否已經變回南瓜
是否半張餅像一只玻璃鞋滯留刑案現場
在青春大雨覆滅以前
繼續假裝自己是流亡的君王
因為找不到路而假裝認真讀書

那時許多陰謀正在成形
哈比人正計畫把戒指丟進火山
有人正計畫用一條排氣管換一句能被認真聽的話

此刻今晚沒有風雨
無論熄遍多少燭火
連日陰雨月色仍如此溫柔
2016/06/04



《陀螺》

自始至終都是關於平衡的故事。

陀螺一邊旋轉一邊繞著小孩奔跑,直到倒下為止。
像極了那個用鞭子抽他,天真快樂的小孩。

沒有澆些汽油,你不會理解
那些莊嚴的木頭裡並沒有神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金剛》

金剛

有時候還是會迷戀石頭
能用層層紋路凝固時間
會羨慕風雨刮過的粗胚
裏頭仍有未損壞的晶體

上古時還沒有過雷聲
傳說蛇族不曾病痛  銜尾旋轉
彼時歲月慢慢劃過天際像流火
河流聽過對談
如何秤量心臟與羽毛
讓逐漸損壞的肉身
取得永生的門票


2016/05/25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古事紀》

「永遠是不可能的承諾」
                 ──《萬惡城市》

無意識的水母構築星夜
許久以前,怨懟只以珊瑚的形式默默生長
水草猛烈交纏,鱟魚緩慢游過
所有話語仍然沒脊椎
如此溫柔

且莫責怪有時我必須橫著行走
那些潮流都曾是黑暗的預言
水黴早已先於萬物滋長
菊石繼續旋轉,難以消化的爭執都向內固著
是更古老的問題:完美螺線關乎神或者數學?
章魚化成煙幕迴避一些諾言或者答案
以及更後面的月一般的牙

已經說過你我所見是不同天空
白雪虛假,浮游逐漸沉沒
魚群終究爬上陸地,自此
遺忘所有水族

2013/03/20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檮杌》

《檮杌之一》

「檮杌,惡獸,楚以名史,主於懲惡。又雲,檮杌能逆知未來,
  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來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說也。」
  ──《疑耀‧檮杌》

小時,木製桌椅排列整齊
兒童排排正坐,學會如同端莊微笑如肖像
抑制舌頭,抑制不正當的母音流竄
暗室裏黑板寫上又擦去一些名字
看街角的影子如何在陽光下接連消失

※  ※  ※

漸長,司令台的瓷磚漸漸斑剝
牆上猶有彈孔,大人已被請到門邊
憂鬱古板,仍帶著窺伺的眼神
人們學會把電視音量轉到最大
手指快速按讚,花一秒參與連署,一秒轉貼
下載一款遊戲或購買假睫毛
要求一匹狼或一隻恐龍從地球消失
咑咑咑,煙火五光十色在城市上空炸射夢想

※  ※  ※

最後那些猥瑣的夢魘久久
不癒,氤醞成一頭檮杌,
遇補竄逃,踏跡行過斷簡

2011/12/06

-------------------------------------------------------------------------------------------------------------------------------

「檮杌,惡獸,楚以名史,主於懲惡。又雲,檮杌能逆知未來,
  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來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說也。」
  ──《疑耀‧檮杌》

《檮務之二》

    ──記課綱「微調」與成大南榕廣場事件

是日
史冊斷簡
無視撇捺不時刺傷手指
見篆書鄉愿且渾圓

* * * *

爨鼎焚粥,煮墨跡未乾的文字
於是忠奸不可辨了
往後端午,把屈大夫定成恐怖分子。那怕
只是一人投江,我們說所有米粒都含有
炸藥成分,所有粽葉都煽動
叛國

* * * *

重陽時分,策車馬獵巫,如獵狐
讓目擊者指稱一名瘋漢,失業、辭官
放火燒山燒死了自己和老母
再用揣測產生一枚汽油彈
傷及衙吏

* * * *

此時孟春節氣,落花猶未
墜樓。此時西狩無麟
而得檮杌一匹
亡於大澤
流於史蹟翻覆的山嶺
自此絕跡於狼犬嗅聞的獵徑

2014/02/01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林口遇霧》

霧起時景深不明
像是那些小孩玩起遊戲卻不夠懂得規矩
忘記有時候還是需要用今天的血餵養明天的花
忘記不能在暴雨裡放肆大笑盛滿褲管
多年以來
我也始終沒有弄懂如何用微笑的深溝來製作陷阱溫馴一隻狐狸
當落塵讓街燈有了些許年歲
清晨就再也不能只用一杯咖啡等候黃昏
曾幾何時學會排隊便不再過問目的地
在霧中準時上車
茫茫駛入霧裡

                                                                 2016/02/22



[格鬥運動]喝咖啡會不會讓巴西柔術表現變好?

       不得不說咖啡真的是種神奇的飲料,每天讓許多人成癮性的瘋狂(以及可能會讓種咖啡的奴工瘋狂)。喝咖啡讓交感神經興奮,達到提神的效果,那運動表現會不會比較好?
       筆者練習巴西柔術,最近看到幾篇有趣的文章:
Caffeine improves muscular performance in elite Brazilian Jiu-jitsu athletes》()投在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上的論文說會:比較十四位男性,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的雙盲隨機分配對照實驗,實驗組喝下每公斤體重3mg的咖啡因。和對照組比起來握力更大、靜態拉住最大重量的時間更久、臥推平均重量上升、最大重量輸出也增加。作者的結論認為動態和等張的運動無論爆發力和肌耐力都進步了。
        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必須先質疑一個只有十四人的樣本,分成兩組後,一組只有七個人。因為統計樣本小,任何一個差異過大的直都將大幅影響實驗結果。又,這會不會是一個統計上有意義,實際上不一定有意義的實驗?畢竟單純的力量表現和運動表現不一定正相關。另外統計是否真的「雙盲」?沒有喝下咖啡的人真的會把對找組當成咖啡嗎?


hand grip force in both hands (50.9 ± 2.9 vs. 53.3 ± 3.1 kg; respectively p < .05) countermovement jump height (40.6 ± 2.6 vs. 41.7 ± 3.1 cm; p = .02)
time recorded in the maximal static lift test (54.4 ± 13.4 vs. 59.2 ± 11.9 s; p < .01)
one-repetition maximum (90.5 ± 7.7 vs. 93.3 ± 7.5 kg; p = .02)
maximal power obtained during the power-load test (750.5 ± 154.7 vs. 826.9 ± 163.7 W; p < .01)
mean power during the bench-press exercise test to failure (280.2 ± 52.5 vs. 312.2 ± 78.3 W; p = .04)

        在《 A Moderate Dose of Caffeine Enhances High-Intensity Action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During a Simulated Brazilian Jiu-Jitsu Competition》(Diaz-Lara FJ,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5)裡相似的實驗中,14人分成兩組以BJJ官方規則打了兩場(中間休息20mins)並在兩場前後進行體能測驗,除了相似於前一篇的發現外,喝了咖啡的組別在比賽中變得更有攻擊性。此外所有體能變化在第二場之後的測驗都小於統計上的差異了。
     只能說「有可能」?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投胎》

《投胎》

過橋的時候就要選擇了
他們都說過你應該也
已經知道──

選擇刺就不能長出翅膀
配戴盔甲就無法快速奔跑
能夠分生就不會有太多意識
選擇去愛去痛,可就不能恣意生長
他們說
有心就會受傷
不管會不會流血都會死

如果只接受陽光
就得認份一直罰站
做一株仙人掌


Cactus disease (paleo-induced mineral periostitis)

Case contributed by Dr Matt Skalski

http://radiopaedia.org/cases/cactus-disease-paleo-induced-mineral-periostitis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龜山島》2016/03


《龜山島》

#1
「太史之初,你吃魚,火吃你,而魚又吃火吃過的東西」

所有記憶都關於時間
隆起之後崩落的額頭

火在深處一直都有慾念
龜尾持續猶疑、搖擺
重力扯去山扯下雨
漸漸抹平稜線
唯有歲月不能代換

#2
有一天龜首不再吐出磺煙
逐漸老化的海開始拒絕承認自己的慾望
那時暗流千咰
近海一片乳藍

冷暖交流泡沫便升起
浮起更年輕的我族

#3
許久以前生鏽的砲管被重新上漆
開天已來便默默蹲伏
老邁但隨時盡忠瞄準近海

許久以前有過謠言
或有一日末世和砲彈會撲天襲來
船在遠方集結
或有雷聲

謠傳風起時會有長浪
連神靈都曾徹夜漂泊
亂石一夜偷渡
一夜拆毀蛇籠
一夜封港
軍旗因此困守崗哨

#4
遠方的大山都筆直如脊骨
基隆削往花蓮
靈龜與長蛇盤守岸口

曾有人持槍搶灘
驅走經年常駐的漁網
彼時百合還沒盛開
主神在槍桿下出亡
匆促帶不走房子只好敲下屋角

一頂頂鋼盔生硬而且冷
在池邊小便發抖並
驚懼厲鬼
只好帶來更大的神像

「那是他要我們記得
而我們必須記得的
  神的樣子」

#5
春日
鯨魚與毒蛇都過於羞赧
只有海豚仍然年輕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雨之一》

《雨之一》

落雨時未必急著撐傘
就像逆風
不一定要飛
有時候低頭有低頭的風景
光在漫射  石板很潮
那時候我們仍然年輕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格鬥競技]拳擊手套vs.綜合格鬥手套



拳擊手套vs.綜合格鬥手套

長久以來,一直有戴上拳擊手套和戴上綜合格鬥手套打擊時,何者造成傷害較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拳擊手套增加了整體拳頭的質量、能夠更完整轉移力量的傳遞、或因為給予拳頭更大的保護而能揮得更用力,認為戴上拳擊手套的傷害較大。有些人認為綜合格鬥手套較薄,更貼近空拳揮出的狀態,在緩衝較小的狀況下能給予較大傷害。

拳擊手套

綜合格鬥手套

物理理論
理論上物理原理就是f=ma等於質量成以加速度這麼簡單;但力不等於能量,真的造成物體形變和傷害的是能量的傳遞。動「能」和功率的傳遞比起單純的力更重要。要討論這個問題,個人還是覺得拋開理論物理比較好,因為人不是剛體,拳頭打到人也不是質心之間的完全彈性碰撞。局部的傷害和力量接觸表面的壓力有關,而腦傷常常和震動和晃動有關。
過去有些武術運動常常為了推銷自己的觀點,把簡單的物理模型硬是拉扯套用在實際的運作上往往和實際結果相去甚遠。

回歸實驗
2011年綜合格鬥選手Bas Rutten所做的實驗
透過擊打砂袋上的力量感測器:
空拳:370kilos
MMA(總合格鬥)手套:295kilos
戴拳擊手套:290 kilos
這樣問題解決了嗎?筆者認為如果要回答問題,這只能算是一個先驅實驗,充滿實驗精神的研究但結果沒有辦法提供任何資訊。

實驗的問題
首先力量的單位是牛頓,是「公斤重」而不是「公斤」,不知道原文(https://www.mma.tv/stand-up/boxing/hits-harder-mma-vs-boxing-gloves/)
是否有誤。其次,一個樣本數為一的實驗不代表意義,譬如我們隨機抓出一個160CM高的白人和一個200公分高的亞洲人,我們不能宣稱「亞洲人比較高」的概念。實驗的樣本數必須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將誤差的因素減到最小,這些誤差可能包括揮拳的角度本身有差異、不同人之間造成的差異等等…同樣,我們也必須討論370看起來比295大,295290大,但是這些數字之間的差值是否「統計上顯著」?用簡單的概念來說,如果A公司的職員薪水平均36152元,B公司的職員薪水平均36153元,計算的誤差值為正負5元,那我們不能說B公司的薪水比較高。

實驗的改進
可能的改進可能需要變成分成多組,並且詳細紀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臂長和依照定義區分「一般人」「經過一定訓練的運動員」「職業選手」分開和排除生理上的疾病因素,將實驗分組。「一般人」「經過一定訓練的運動員」「職業選手」(把異質性的東西統計在一起意義很低,像男人和女人平均有一顆睪丸)各自以不同角度重複多次分別揮出刺拳、直拳、不同角度的鉤拳等在戴不同手套下去測量力量做功。同時應該以仿生物膠包在骨骼外面當做出拳對象,並應該以壓力儀紀錄軟組織表面受壓,畢竟壓力和表面瞬間的破壞很有關聯。同時傷害有可能有很多種,除了表面組織的破壞,應該有更好的方式模擬腦和脊椎在震盪下所造成的傷害。最起碼應該對照車禍假人撞擊研究的資料,找出多少力量以上容易造成頸椎和腦部損傷來參考不同手套下的結果。


科學是追求可重複的結論
坦白來說,一個不能複製的結論幾乎不能帶給人任何意義。Bas Rutten等級的超級運動員測量出來的數字距離全體人類太遠,甚至用來代表一般職業格鬥競技運動員都可能沒有代表性。

拳擊手骨折(Boxer’s fracture)
 
典型的boxer's fracture
雖然更常見於亂揮拳沒有受過訓練鬥毆的人(以第五節指骨當作打擊面),和酒後鬧事高度相關。受過訓練的技擊手手骨折也是常有的事,在比賽中擊中硬物:鐵籠或者地板,一直也有謠傳擊中前額顱骨有可能造成骨折。這些都要經過實際測試才能驗證才能討論手套的保護力是否足夠。


 
格鬥競技選手的骨折案例

Bas Rutten小檔案
1965年生,綜合格鬥3328勝,極真會空手道五段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蝴蝶》

                                                                                                                                                     2011/6/4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愛情之一》

《愛情之一》
  ──給擅長客房服務和喜歡買普洱茶的人

她曾有一天
如此妥善、小心翼翼
如此溫柔地交出自己的姓氏

男人總是對的,因為他賺錢
如果不是他賺了錢她就沒有機會修正
她的膚淺和接納無論如何正確的觀念
如果沒有用美好的德行束緊端莊
她就沒有機會享用幸福洋溢的安全感
戒指上的鑽戒是她的
更是他的

他會在她耳邊吹氣
直到夢裡的蝴蝶變形
少女最後發現
無法利用計算季風的次數
釋放那些耳語與被耳語的名字

開始一個人
開始學會修理
學會用繭擔起責任
學會自行修理那些不再運轉的水電
也學會被修理──
被修理久了就修理別人
修理小貓小狗
修理小孩

一些年歲以後
她開始看不見也不再去聽
直到有一天未開機的電視裡有個聲音
隱約告訴她,旁邊都沒有人沒有聽到

「過了這麼多年我們都活在謊言裡」

《玻璃鞋》


他掘了一個坑、埋了夢,卻突然發現
在許多星星墜落以前,有人欠了他一篇故事的結尾
那時候所有街燈忽然燥熱──
像某年某個夏天傍晚和某人一起看太陽沉入海底時
在沙灘上翻滾掙扎留下的泡沫

他取出一只小心珍藏的玻璃鞋
大口大口咬碎,鮮血淋漓卻心滿意足的吞下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阿基里斯腱傷害

聽到阿基里斯腱看電影的人會想到特洛依戰爭裡膝蓋腳跟中了一箭就倒地GG的布萊徳彼特,看社會時勢新聞的人最近則應該會注意到空手道里長砍人事件(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219/37069534/)

(真的有人會相信這樣的傷勢是自己持刀反彈或用力過猛造成嗎?以正常世界的物理和人體關節活動度來說,可能性趨近於零)

                柔術、柔道、角力、桑搏練習者或是喜歡看摔角的觀眾一定會聽過阿基里斯腱固:

巴西柔術中的阿基里斯腱固(值得思考,阿基里斯腱固真的是透過傷害阿基里斯腱引起投降嗎?)



以下大多內容摘譯自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An Evidence-Baced Approach, Third edition, S. Brent Brotzman et.al. P.342-352

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腱,可以承受六到十二倍的人體體重

最常引起運動員阿基里斯腱傷害發生的成因還是瞬間受力、久不活動後突然開始訓練、反覆或姿勢不當的承重(譬如膝蓋完全伸直),小腿肌肉太緊、足部內旋、後跟支撐力不好的鞋子也都是原因之一。


sparring中斷裂的阿基里斯腱

症狀
並不是足部後方疼痛就是阿基里斯腱出了問題,足底筋膜炎、骨刺、骨增生、滑液囊炎都有可能。由於阿基里斯腱是帶動足部曲屈的肌腱,如果受傷或斷裂通常或造成足部曲屈的功能障礙(腳尖無法下壓),常見的理學檢查方式包括Thompson's Test


確立診斷仍然要與醫師討論,千萬不要自己覺得是或不是和自己DIY治療。如果方向錯誤,花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挽救

治療:開刀與否以及復健
若輕微的部分斷裂或是斷裂處縫隙較小,可先保守治療。對於競技運動員來說,若遇到完全斷裂的狀況研究認為開刀較好(較低比例的再斷裂率、較快恢復活功能、較好的力量恢復)。當然手術必然有風險,主要的問題來自傷口(5%)、手術中傷到神經(6%)
2008年一項研究比較98位病人,別早期負重活動和不承重。六週後的比較顯示早期承重復健的病人生活限制較少。更早一篇1995年的研究中72小時候病人即開始活動,93%的運動員最後都重返運動場。但每個人的狀況以及傷害都不一樣,手術也因施術者而異,多快開始活動和做什麼樣的活動仍應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如果完全斷裂,三到六個月甚至十二個月的復健過程可能免不了。



對於運動選手的治療思維和一般人常常不一樣:受傷固定後仍然繼續泰拳訓練的練習者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錫人》

《錫人》

「我是錫人,我沒有心。」
──《綠野仙蹤》


粉領的女人進電梯後要按上一層樓
戴高帽的男人坐下後牛排要五分熟
對街的小丑五秒後會漏接下一顆球

你都知道

你知道在該親切時微笑、該憤怒時生氣
  知道無害的眼神可以拿下一顆又一顆糖果
  知道賽馬的眼罩有助於抵達下一桿旌旗
  知道在什麼時候面對譴責要像天真的小孩
        什麼時候要像明理的大人洋洋灑灑
  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展現手腕以及拳頭

你算每一步棋,算黑白間格開始跳舞
後三十步。算到國王吃掉皇后、
主教皺眉、卒在身後

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把零件轉得嘎嘎作響可以掩蓋痛和疲倦

有時候你並不真的知道自己是誰
因為你是錫人,你沒有心

2016/02/29

                                         圖:醫療影像教學FB 2016/02/29

鼻胃管

Intern(實習醫師)在雲寶山放NG的時候曾經閃過一些念頭:這些人有的神智清楚,到底有沒有權力拒絕放鼻胃管,選擇嗆到肺炎甚至死掉的風險?我必須承認自己是一 個很怕麻煩的人(與其說怕衝突),在病人自主(但是他又了解多少?)和不傷害之間,總是選擇最不要魯洨的一條路。之後幫老人放鼻胃管偶爾還是會有這樣的想 法,但是已經非常習慣如果不硬幹解決問題,問題就會解決你。

昨天在桃分碰到一床老太太,護裡站十一點call放NG,當下其實有點生氣。病人媳婦聽說也是院內醫師,下午打了一通電話請假帶病人出院,不但沒有準時回來,回來時鼻胃管還拔掉了。所有實習醫師都有放鼻胃管的能力,放回去很難嗎?

到bedside旁邊只剩下外傭,先跟她再次說明了請假規定。之後我問:「請假出去的時候都沒有人照顧她(病人)嗎?怎麼自己拔掉了?」外傭說家人全部都在看電視,她去煮飯。

我最後跟他說:「這不是你的錯,他們沒有努力,他們沒有人關心她。」
外傭說:「Yes, never.」
 

法律上來說,以外籍看戶申請來台的外傭,不是雜役,不是僕人,不是你叫他澆花煮飯送小孩掃地都可以,他就只能照顧病人。如果要比誰才是下等人,剝削外籍勞工的人才是。別笑了,一個媳婦是醫師的家庭請不起人煮飯?
 

一般來說我並沒有習慣聽到自拔NG就把病人旁邊的照顧者先罵一頓,當然有時後須要很大的努力才能避免自己罵人。可是想想如果要我領一點錢,二十四小時看著一個人不能把管子拔掉什麼時後大小便弄髒褲子,我應該兩天就不幹了。
 

結果早上兩手戴著乒乓球手套的老太太又把鼻胃管拔掉,老實說值班睡不好一大清早真的很讓人惱火,人的陰暗面會全部出來。「(台語)再拔阿,繼續拔嘛,你不舒服,我累就這樣阿!?繼續拔就多插幾次!」放了四次終於放進去。
 

看著帶著乒乓球手套還兩手一直交互摳到破皮出血的老阿嬤,我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像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裡面那個獄卒。
 

其實我們都習慣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條路,甚至把這件事情外包就想都不用想了(譬如交給實習醫師或住院醫師)。

是阿,為什麼要花力氣阻止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呢?Why so serious?

註: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1970年代美國心理學實驗找大學生辦演囚犯和獄卒,學經歷良好的大學生在情境下自然演變成虐囚、暴動,最後實驗很快終止。在權力之下人內心潛藏的黑暗可見一斑。

可參考:

http://news.gamme.com.tw/1232826真實事件改編《史丹佛監獄實驗》電影 失控的實驗是怎麼練成的?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Kevin Randleman之死

Kevin Randleman是跨足職業摔角和做和格鬥的知名選手,於今年2月逝世。
生前最著名的事蹟是曾經把當時幾乎未嘗敗績的沙皇Fedor Emelianenko驚天一摔、並且
打趴克羅埃西亞特種警察出身的"Cro Cop" Mirko Filipović。




UFC官方提到肺炎和心衰竭(所有的死亡最後都會心肺衰竭、多重器官衰竭,有寫和沒寫一樣)。上網查到一些有關的紀錄包括肩關節損傷、黴菌性的肺部感染、葡萄球菌感染腎臟。

這段讓我產生一些懷疑,雖然沒有直接證據:
44歲壯漢黴菌性的肺部感染其實很奇怪,不是長期臥床或常常嗆咳的老人家,肺炎的原因竟然是"黴菌",這幾乎是免疫力低下才會發生。這個年紀、又是自行解尿的男性泌尿道感染也略奇怪:是不是長期或高劑量使用類固醇?(使用類固醇也可能使肌腱韌帶變脆弱)
或甚至是有其他免疫系統疾病?(例如HIV的可能)
                          真菌性的肺部感染示意圖(非案例本人)(From OncoLog, May 2013, Vol. 58, No. 5)
其實現在AIDS的病人有很多人是活很久的,只要能夠長期服用抗病毒量,忍受輕微副作用,把病毒量降到夠低、CD4淋巴球量拉到夠高,未必會像早年宣傳圖片裡全身爛掉慘死那樣。(個人碰過九十多歲的)

目前關於職業拳擊及綜合格鬥這種有可能見血的運動的賽前檢測,各州有自己的規定
http://www.abcboxing.com/Medical_Requirements_for_each_Commission.pdf


運動表現與脫水



格鬥運動的脫水死傷事件:

前一陣子綜合格鬥有幾則新聞都和疑似脫水有關,一個是中國籍選手因為在ONE FC比賽減重於今年12/11日於馬尼拉醫院逝世(http://sports.qq.com/a/20151211/071665.htm)



ONE FC的首席醫師也是台灣巴西柔術學院的老闆Warren Wang等人後來修改比賽規定,新規定規定於八週內要逐步減重(http://www.bloodyelbow.com/2015/12/23/10658048/following-death-of-fighter-one-fc-unveils-new-weigh-in-program-to)
以避免快速脫水減重的憾事發生

一是UFC(美國最大的綜合格鬥組織):身材魁梧的Dahfir “Dada 5000” Harris 在對上非法後院拳賽起家的選手Kevin “Kimbo Slice”時整場搖搖晃晃,很快就被TKO下場。送醫後出現腎衰竭、高血鉀及心肺衰竭,甚至插管。(http://mmaoutsiders.com/2016/02/20/dada-5000-tkoed-due-to-renal-and-possible-heart-failure/)
傳說為了這場比賽,他減重20公斤。哀悼聲中也有人冷嘲熱諷:又不是前一天才知道比賽要減重?為什麼不慢慢減?


國內仍有格鬥競技運動員快速減重的例子:

一方面運動員為了比賽和成就而敬業值得肯定和尊敬、但為了長久的職業生涯是否應該有更多思考?更遑論一般人運動是為了健康。

脫水與運動表現:

(以下大多翻譯自Dehydr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performance Sport, Nutrition, Second Edition, by Asker Jeukendrup, PhD, and Michael Gleeson, PhD. Hydr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Sport 2008, Scott J. Montain, Military Nutrition Division, U.S.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Natick, MA)


●從過去研究可知運動員脫水2%體重就會影響運動表現,脫水5%可能影響達到三成 (Armstrong et al. 1985; Craig and Cummings 1966; Maughan 1991; Sawka and Pandolf 1990).
●高強度的短跑中,脫水2.5%就可能大幅度影響表現(Sawka, Young, Cadarette, et al. 1985)
●以最大攝氧量 (VO2max)所做的研究,有氧運動中脫水一樣會降低運動表現,尤其天候較熱的時候(Pinchan et al. 1988)
●根據過去以服用利尿劑設計的跑步研究,比較1500500010000公尺跑步時的運動表現,1500公尺約影響3%,其他影響5%(Armstrong et al. 1985).
●滿場跑的足球員或棒球球員,表現一樣相似受影響(Edwards, A.M, 2007, Dougherty, K.A  2006, Baker et.al. 2007)

從學理上來說,脫水影響血流、影響排汗、影響心律、也影響體內能量的形成,也影響思考和意志。

脫水與格鬥運動:
根據2013年的研究(Adam M. Jetton et.al. J Strength CondRes
27(5): 1322–1326, 2013),調查40位綜合格鬥選手,檢測賽前24小時和2小時的尿液濃度和體重,發現賽前兩小時檢測時只有23%的人處於水分均衡的狀態;研究大多的結果和之前以美國大學角力隊的研究結果大致符合。足見在格鬥運動中為了降量級取勝而脫水很常見。但脫水影響運動表現,這樣的方式真的有比較高的勝率嗎?

脫水與健康:
別懷疑,快速減重下減掉的體重幾乎都是水。如果嚴重脫水10%體重(粗估成年男性約60%體重為水,女性50%為水),就達到醫學上危急的狀態。因此產生的電解質不平衡(常因過度流汗或刻意限鹽)引起神經損傷或心、腎衰竭都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就算是運動員也應該謹慎思考是否要冒著這樣的風險用脫水方式減重。
運動員在減重時應該謹慎評估是否心率上升、平均體溫上升、減少排汗汗尿量減低,是否脫水過度。本文建議運動員應該時常測量平均體重,賽中補充水分及鹽分並且不要脫水超過2%體重。若大量流失水分及鹽分,也不應該只大量補充水分,小心「水中毒」(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810/34429303/)
千萬不要相信意志力能戰勝一切,用「正面能量」來跟自己的腦子和身體開玩笑。